6.5万人次、4850万票房,中文版《剧院魅影》上海站今夜收官,来看这份“现象级”成绩单
6.5万人次、4850万票房,中文版《剧院魅影》上海站今夜收官,来看这份“现象级”成绩单
40场,近65000人次,超4850万元票房……6月4日,由上海文广演艺集团和英国真正好集团联合制作的《剧院魅影》中文版上海站即将收官,并正式开启全国巡演的脚步。34天里写就的这一连串数字,创下了中国音乐剧乃至戏剧演出市场新的纪录,为这部世界经典音乐剧的中国演绎交上了亮眼的成绩单,更把中国音乐剧产业的发展推升至一个新的高度。
不愧是“魅影”,连创多个演出纪录
(相关资料图)
作为全球音乐剧的里程碑式作品,《剧院魅影》37年间在全球缔造了无数传奇,观众人次超过1.45亿,获得的戏剧奖项超过70个……2004年首次来华,在上海大剧院上演百场,打破了此前《悲惨世界》和《猫》的总和;而20年后,依然在上海大剧院,由上海文广演艺集团和英国真正好集团联手打造的中文版,会否延续它的辉煌神话?这成为了业内人士和众多剧迷心头的悬念。
最终,中文版凭借漂亮的成色,把问号直接改写成了感叹号。
5月2日,也是百老汇驻演达35年的《剧院魅影》黯然落幕两周后,中文版首次亮相于上海的演艺大世界。当中国魅影首次唱出中文版的《夜之乐章》,当华丽鼎盛的巴黎歌剧院呈现在舞台之上,该剧口碑当晚即被引爆。整个“五一”期间,#剧院魅影#四个字两次冲上热搜。观众普遍认为,其还原度和中文译配都超出了预期,魅影、小C和子爵等主角的表演可圈可点,群体和舞蹈演员等也各具特色和亮点。
以“五一”长假为起点,上海的“魅”力值一路升温,《剧院魅影》成为这座“爱乐之城”的人气最旺的演出,吸引了近65000观众前来打卡。从6岁的孩童到70岁的老人,从追随“魅影”20多年的铁粉,到入门的音乐剧新剧迷,都在母语的唱词中毫无障碍地沉浸入原汁原味的“巴黎歌剧院”中。这股魅影热还直接“烧”到了线上。在各大社交媒体平台,观众纷纷晒出和魅影相关的体验、图片和评论。在微博上,#剧院魅影中文版#的浏览阅读量超过3.3亿,小红书上相关标签的浏览量也接近1300万。
伴随而来的,《剧院魅影》中文版的票房纪录不断被刷新。仅单日票房,多日销售量超过了100万元。截至收官,《剧院魅影》中文版累计票房超过4850万,在连演40场的情况下,平均单场票房超过了120万。而根据统计,如此大体量且越过120万这个单场售票指标的,在上海大剧院的音乐剧演出历史中是没有的。
对接“魅影”体系,向世界一流看齐
任何一个 “出圈”的作品,都离不开硬核的制作和对内容的用心打磨。中文版执行导演雷纳·弗瑞德(Rainer Fried)就曾评价说,“中文版的制作非常成熟,完全可以保证这部作品在不同的语言版本之间的水准都是相同的。”
回头看过去的10个多月,”魅影“本土化的工作庞杂而艰巨。但和国际一流同行的合作,让中国团队有了一次贴身学习的机会,得以近距离感受国际顶级音乐剧制作体系的严谨性。“音乐剧制作涉及的工种非常复杂,有音乐、舞蹈、台词,调音、扩声、舞美装置。中文版从筹备、排练到演出节奏非常快,但所有参与者进入‘魅影’的体系,都特别有章法。这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我们更多地在思考和实践,如何将这个体系与目前国内的音乐剧制作体系对接上。”中文版制作人赵晨琳说。
《剧院魅影》是音乐剧舞台制作上最复杂、最繁琐、最讲究细节的剧目之一。当制作的“齿轮”正式转动起来,如何找到每个工种的最合适人选、如何保证每个人的配合严丝合缝、 如何做到每个环节调度精准无误,这对中国制作团队来说都是前所未有的挑战。特别是在建组之后,中外方团队正式集结,每天都有多个工种、近百人在舞台上下忙碌,多的时候甚至需要200多人同时“作战”。这么庞大的系统工程,怎么应对?遵循着从伦敦西区、百老汇延承而来的工业化流程,中方团队边摸索边实践,最终在外方的指导下有条不紊地运转起来,并实现了“品质呈现”。
以译配为例,为了让这种跨文化的顺利落地,主创是从150 多人中反复甄选才组成了现有团队。而看似简单的歌词,实则牵动着无数环节——译配总监陈少琪就在微博上写道:“很多主创和外方团队都满意的歌词,演员认为唱出来不够直接或者觉得连自己都打动不了,于是推翻,要照顾演员的感受重写”。最终主动或被动否定的歌词量大概是最后完成版的5倍。这当中需要反复和团队、制作人、导演、音乐总监、演员一起讨论,每改一句和一个字,都还要再由中方和外方反复比对、回译,直至磨出最合适的唱词。
严谨的流程、反复的打磨,令包括译配在内的整个制作收获了众多“超出预期”的高赞评价。执行导演雷纳·弗瑞德(Rainer Fried)也毫不掩饰对这个版本的喜爱:”我已经爱上了中文发音,虽然我不精通汉语,但这个演出版本实在太美妙了!”
“挑战这部规模巨大的、极度考验各个舞台工种紧密配合的经典作品,离不开多年来国内音乐剧人的耕耘努力和中外方团队的深度合作。此次中文版实现了对世界经典音乐剧本土化落地,让观众体验到什么是一部真正优秀的音乐剧作品,也为行业制作流程和产业模式提供了一个值得参照的标杆,其中的宝贵经验今后将可能帮助到更多国内原创和新编音乐剧。”上海文广演艺集团总裁、《剧院魅影》中文版总制作人马晨骋说。
20年坚守磨砺,现象级这样炼就
事实上,一个现象级作品的出现,绝非偶然。《剧院魅影》中文版的漂亮答卷源自上海20年来对音乐剧产业的坚守、传承和磨砺。尤其是从2010年起,SMG就开始布局音乐剧产业,从最初成立的亚洲联创联创起步,相继制作了中文版《妈妈咪呀!》和中文版《猫》、中文版《周日恋曲》等诸多作品。6年前,SMG旗下的现场演出板块——上海文广演艺集团与英国真正好集团携手启动“魅影中国计划”,把“英文版中国巡演→寻找中国魅影→制作中文版音乐剧”列入日程。此后,上海文广演艺集团还和东方卫视联合打造了全国首档全产业链音乐剧文化推广节目《爱乐之都》。也正是在那时,团队对行业有了更全面的研判。马晨骋谈道,“打造中文版的核心在于对歌词的把握,对演员的选择和对产业的理解,我们评估后觉得中国音乐剧产业已经拥有相当的实力和相对成熟的产业链,孵化中文版可以说正逢其时。”于是2022年7月就有了 “魅影中国”的战略性调整——将原版巡演直接切换到中文版制作。
在很多业内人士看来,中国音乐剧发展20年来经历了“三步走”,即从引进海外剧目,到中文版制作,再到产业化。《剧院魅影》三度来华,特别是此次中文版的完美落地,令其成为见证中国音乐剧这段历程的重要作品。“一直以来,上海文广演艺集团是音乐剧‘三步走’的参与者和亲历者。《剧院魅影》中文版的特殊意义在于,它既见证了整个行业的发展,也见证了我们深耕多年后迎来的爆发。”马晨骋说,2001年,《剧院魅影》韩文版在首尔连续上演9个月,开启了韩国音乐剧产业化的进程,韩国音乐剧市场从此进入高速成长的快车道。“未来可能就眼前,《剧院魅影》中文版为中国音乐剧产业打开了更大的想象空间。”
最大规模巡演启航,今年将达200场
6月4日,随着阿云嘎、刘令飞、何亮辰三位中国初代魅影的首次同框演唱,在经久不息的掌声中,“巴黎歌剧院”的帷幕就将在上海暂时落下,而华丽璀璨的水晶吊灯随后将全国更多剧场缓缓升起。
暂别上海大剧院后,《剧院魅影》中文版全国的巡演计划本月将同步启动。据悉,这将是迄今为止国内最大的巡演计划,巡演城市就将遍及深圳、泉州、广州、厦门、杭州、北京、长沙、成都等地,2023年演出场次预计将达200场。而据了解,目前《剧院魅影》中文版8月广州站的出票率超过4成,10月北京站已开场次也超过5成,预计这阵“魅影旋风”将刮遍全国,让各地观众有机会在家门口看到世界顶级的经典作品,并以现象级的热度和超级IP的号召力成为带动当地文旅消费的新动能。
文广演艺供图
作者:姜方
编辑:柳青
责任编辑:邢晓芳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