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老师的一个苦恼:学生低头没力气听课
(资料图)
对于许多大学老师来说,日常教学中,有一个令他们感到十分苦恼的事情就是,自己使出浑身本事卖力讲课,恨不得把自己毕生所学倾囊相授,直接灌到学生脑子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不少学生并没有真正地在认真听讲,而是低着头,处于一种昏昏沉沉的状态,有些甚至在玩游戏,或者在学习其他课程。并不是说大学里面所有的课堂都是这种状态,但不可否认,这是一种时常能遇到的现象,相信有大学校园经历的同学或老师,能理解我在说什么。很显然,这种课堂状态是缺乏效率的。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当今时代的许多大学课堂变成了这样一种让人倍受折磨且感受不到益处的地方?背后的原因可能是复杂且多样的。但我想,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课堂中讲授的内容并不是学生真正所需要的东西,或者是,学生没有意识到上这门课对他/她有什么益处。想要改变这种现状,其实是比较困难的,这种大事也不是普通人能决定得了的,不过我觉得可以进行一些或许有益的思考。在几周前的某一次课上,我让学生就这个问题提出一些可行的办法(我经常会在上课时,给出一个现实中真实发生的现象,引导学生思考,以培养学生分析并解决现实问题的意识和能力,顺便训练他们的思维能力,然后再通过这个例子,逐渐地引出今天上课的内容,这也可以看作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一种尝试)。学生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措施,比如老师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让学生回答问题,老师多讲一些生动的例子,让学生上来讲,等等。学生提的这些想法,都有一定道理,其中有些确实是可行的(尽管也有一些观点听起来稍微有点不够成熟),我也比较赞同。但这些措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都是在对老师提(具体操作层面的)要求。之后我给他们提了一种解决这个问题的可能思路:要想有一个高效的课堂,首先需要做的是,把老师的才能充分激发出来(或者也可以说,把那些真正优秀的老师筛选出来);其次,要想让授课内容和方式能满足学生的需求,要让学生意识到学习的意义,或者,更加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可以主动去选择能满足他们需要的课堂。因此,学校层面可以设计这样一个机制:允许每位任课老师给自己的课堂设置一个价格,规定学生每听一节课需要支付多少钱;学生充分了解并对比每个老师的每门课程的授课方式、考核要求和价格等信息,自主选择最符合他们心意的课程;学生每年开学初不再交学费,只为自己选择的课程支付差异化的价格,收取的费用由学校和任课老师按一定比例分成。我知道这样的做法,是不会被实行的,只是一个天马行空般的想法,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关注现实问题,激发他们的想法,敢于从不同角度和层面上思考问题。关于这个问题,大家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