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搜索
当前位置:综合 > 正文

新组建的中央科技委什么来头

2023-03-31 13:50:13 中国经济周刊

2023年第6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王红茹|北京报道

2023年3月13日,在北京市西城区文兴东街1号国谊宾馆(过渡期办公),科技部党组书记、部长王志刚主持召开的科技部党组(扩大)会议,注定将成为科技部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相关资料图)

此次会议指出,要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严格按照党中央关于机构改革工作的各项要求,自觉服从大局,严守改革纪律,积极稳妥推进机构改革。

这是自3月10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之后,科技部发出的首次动员令。

紧接着,3月16日晚间,《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改革方案》”)公布。相比此前全国两会通过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仅涉及科技部重组,此次《改革方案》提出组建中央科技委员会。《改革方案》还给出了改革完成时间表:中央层面的改革任务力争在2023年年底前完成。

科技部重组自此步入快车道。科技部一位专家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机构改革是很敏感的事情,触及人员比较多,按照中央的统一安排,重组科技部相关工作应该在准备之中,大家目前还在正常地工作。”

强化中央对科技工作的统一领导

3月16日晚间,新一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揭晓。根据《改革方案》,组建中央科技委员会是此次党中央机构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之所以组建中央科技委员会,《改革方案》明确阐述:加强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统筹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和科技体制改革。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杨宏山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专门组建新的中央科技委员会,将显著增强党中央对国家战略科技事业的统筹协调能力,形成科技创新的“全国一盘棋”,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关于中央科技委员会的定位,《改革方案》提到三个重大:研究审议国家科技发展重大战略、重大规划、重大政策,统筹解决科技领域战略性、方向性、全局性重大问题。

“这就相当于我们过去讲的举国体制,意味着在中央科技委员会的领导下,未来科技部在这方面承担着类似像‘两弹一星’这样的重大科技项目攻关任务,而且要全链条管理。”杨宏山说。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穆荣平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表示:“组建中央科技委,强化了党对科技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有利于加强科技领域发展与领域科技发展的战略统筹与政策协调,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改革方案》指出,中央科技委员会办事机构职责由重组后的科学技术部整体承担。

鉴于此前国家科技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科技部,杨宏山表示,中央科技委员会的办公室也应该设在科技部。“这样中央科学委员会在协同调度方面就有了抓手,党中央直接通过中央科技委员会召开相关会议,一旦涉及战略性、方向性的重大问题便于跨层级、跨部门、跨系统协同研判。”

中央科技委员会组建之前,国家科技领导小组承担研究、审议国家科技发展战略、规划及重大政策等相关职能。该小组成立于2018年7月,由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调整而来,承担领导小组日常工作。组长、副组长由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分别担任。成员由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科技部、工信部、财政部等部委领导担任。办公室主任由科技部部长王志刚兼任。

“新组建的中央科技委员会的规格应该会比此前的国家科技领导小组要高。”杨宏山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分析,中央科技委员会主任可能由负责这方面工作的中央领导担任,成员单位不仅涉及科技部,还涉及国务院的相关组成部门,还可能包括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等科技支撑单位。

“当然,成员单位中科技部更为重要,在议题规划、议程设置中的作用更为凸显。”杨宏山说。

中央科技委员会的组建,意味着此前党中央、国务院层面的相关机构不再保留。《改革方案》提出,不再保留中央国家实验室建设领导小组、国家科技领导小组、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

“这意味着此前负责科技创新的多个议事协调机构都将统筹整合到中央科技委员会,使科技领导工作更加步调一致。”杨宏山表示,以往有的小组的职能存在交叉重复。“比如,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体系建设领导小组本身包括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体系建设,国家实验室建设也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多个议事协调机构的职能交叠,就需要增进沟通,相互协调,在运行中会增加协调成本。”

有整合,也有保留。《改革方案》指出,保留国家科技咨询委员会,服务党中央重大科技决策,对中央科技委员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国家科技咨询委员会应该是由一些领域的重量级专家组成,比如像原来李政道、杨振宁这样的顶尖专家,提供重大的科技发展前沿动态报告和政策建议。”杨宏山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分析。

科技部5年两次重组

科学技术部作为国务院组成部门,为正部级,在此轮机构改革中,因调整力度较大而备受关注。

曾供职于此的一位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科技部工作人员素质水平普遍比较高,这里的工作人员大多是高级知识分子。当博士在一些部委还是少数时,科技部博士几乎已经到了入门的最低门槛。”

2018年发布的科学技术部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显示,科学技术部机关行政编制364名(含两委人员编制4名、援派机动编制4名、离退休干部工作人员编制28名)。加上23个直属事业单位,整个科学技术部人员总数超过1000人。

上述架构是2018年3月13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披露的科技部第一次重组方案后形成的。当年的这个方案提出,将科学技术部、国家外国专家局的职责整合,重新组建科学技术部,作为国务院组成部门。科学技术部管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对外保留国家外国专家局牌子。

5年后发布的《改革方案》,一方面是调整科技部现有职责,另一方面是将重组部分职能划转其他部门。

调整方面,《改革方案》提出,加强科学技术部推动健全新型举国体制、优化科技创新全链条管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等职能,强化战略规划、体制改革、资源统筹、综合协调、政策法规、督促检查等宏观管理职责。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马亮日前撰文指出,通过机构改革,科技部主要负责科技创新战略的顶层设计,对国家科技创新的统领性会更强。科技部在规划和组织科技创新方面的自主性和超然性可以得到强化,对科技创新的统筹协调能力将得到进一步增强。

“新型举国体制”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新型举国体制”并非首次出现的一个新词。

2022年9月6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会议指出,健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要把政府、市场、社会有机结合起来,科学统筹、集中力量、优化机制、协同攻关。

穆荣平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强化科技工作的中央统筹领导和政府宏观管理职责,就是要建立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抓战略规划、抓重大专项、抓国家实验室等事关国家发展全局和长远的科技工作,目标是把握新技术革命与产业变革战略机遇和突破战略高技术国际壁垒,保障战略领域、关键环节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但并非所有进行的项目都要采用“举国体制”。《意见》指出,坚持国家战略目标导向,瞄准事关我国产业、经济和国家安全的若干重点领域及重大任务,明确主攻方向和核心技术突破口,重点研发具有先发优势的关键技术和引领未来发展的基础前沿技术。

“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主要坚持问题导向,聚焦重大科研。”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沈家文日前在人民日报撰文《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指出。

“当今提出的新型举国体制和过去的一个重大变化在于,我国经济的市场化已经达到相当高的程度,所以并非所有问题都要采取举国体制。比如在人工智能应用等领域,市场主体很积极、活跃,已经在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要保护好这种动力。”杨宏山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

在他看来,今天提出的新型举国体制也要“有所为有所不为”,“那些市场机制不能解决又面临着打压被‘卡脖子’的领域比如芯片等,就要通过国家力量来助推,需要更好地发挥国家的作用。”杨宏山说。

将部分职能划转其他部门

此次科技部重组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将部分职能划转其他部门。

在目前科技部组织架构中,科技部内设17个司局级部门,包括办公厅、农村科技司、战略研究司、重大专项司、基础研究司、成果转化与区域创新司、高新技术司等。

“重组前科技部管理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覆盖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社会公益性研究、事关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和产品研发、事关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和国家安全的重大科学问题研究等。重组后的科学技术部不再管理经济社会领域科技发展问题,相关领域科技管理职责划转到相关部委,同时将高技术发展相关管理职能转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穆荣平说。

而此次重组,划转科学技术部具体管理职责是重头戏。《改革方案》指出,把组织拟订科技促进农业农村发展规划和政策、指导农村科技进步职责划入农业农村部。

把组织拟订科技促进社会发展规划和政策职责分别划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生态环境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部门。

把组织拟订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规划和政策,指导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科技园区建设,指导科技服务业、技术市场、科技中介组织发展等职责划入工业和信息化部。

把负责引进国外智力工作职责划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加挂国家外国专家局牌子。科学技术部不再保留国家外国专家局牌子。

记者注意到,在2018年发布的《科学技术部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就已经明确提出:“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深入推进科技计划管理改革”“政府部门不直接管理具体科研项目,委托项目管理专业机构开展项目受理、评审、立项、过程管理、验收等具体工作。”

穆荣平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通过重组科技部,首先强化了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统筹领导;其次将领域科技工作管理的职责转到发展改革委、工信部、卫健委等经济社会管理部门,强化了与经济社会发展从目标设定到科技创新过程的全面耦合。

集中力量解决“卡脖子”难题

此次科技领域机构改革全方位调整,与中国所处的发展环境不无关联。近年来,美国对中国的打压体现在方方面面,比如对出口的打压以及对高科技的“卡脖子”,都是对中国发展的遏制。

之所以形成被“卡脖子”的局面,与我国研发经费的投入密切相关。

研发经费是科技创新活动的源头之水,其投入规模和占GDP的比重(即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不仅是反映一国对研发活动资金支持力度的重要指标,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经济转型升级进程和高质量发展的水平。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研发经费保持较快增长态势。根据科技部数据,2012年突破1万亿元,2019年突破2万亿元。2022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首次突破3万亿元,研发投入强度首次突破2.5%,基础研究投入比重连续4年超过6%。我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从2012年的第34位上升至2022年的第11位。

这表明,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我国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作用日益增强,有效支撑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

但与美国相比仍有差距。根据大连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孙玉涛与其合作伙伴此前发表于《中国科学报》的文章,2009年美国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中,基础研究的研发费用占比就已达到19%。

此后,为确保其科学技术的全球领导地位,美国不断加大基础研究投入。2022年拜登签署的《芯片与科学法案》中,有2000多亿美元投向了前沿科学领域,其法案称,将在未来几年提供约2000亿美元的科研经费支持,重点支持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量子计算等前沿科技。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技术预测与统计分析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玄兆辉介绍,从投入来看,中国研发经费规模多年稳居世界第二位,但仅相当于美国的一半;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与2020年美国的3.45%、德国的3.14%、日本的3.27%、韩国的4.81%等相比,我国仍有较大差距。

“经过多年发展之后,我国现已成为全球最具创新力的中等偏高收入经济体,我国很多行业的创新水平发展到世界前沿。但是目前国内国际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与挑战,要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通过创新发展解决面临的‘卡脖子’问题,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沈家文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分析。

理顺管理机制是解决“卡脖子”问题的重要环节。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研究员沈荣华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科技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居于核心地位。从国际看,目前面临外部的“切割断链”“卡脖子”等挑战,需要通过加强科技领域机构改革,理顺科技领导和管理体制。

在此次调整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依然归属科技部,并且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科学技术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划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科技部将相关职能划转出去以后,更侧重宏观统筹和监管职能,集中精力抓重大专项、抓国家实验室等事关国家发展全局和长远的科技工作,同时拓宽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领域,既解决‘卡脖子’技术问题,也解决前瞻性基础研究、前沿引领技术开发和颠覆性技术创新问题,保障关键领域关键环节的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穆荣平表示。

在沈家文看来,这是适应有效应对新挑战、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需要,“健全符合科研规律的科技管理体制和政策体系,从体制上增强科技创新和应急应变能力,改变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此外,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快形成供给需求动态平衡、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有效市场有为政府更好结合的创新发展格局,这些都有利于建设世界科技强国。”

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到2035年,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建成科技强国。

中国要完成从科技大国向科技强国的华丽转身,离不开创新型企业,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更要发挥好企业的主体作用。

也因如此,此次科技部重组,将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规划和政策,指导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科技园区建设,指导科技服务业、技术市场、科技中介组织发展等职责划入与产业结合更紧密的工信部。

在沈家文看来,“将高技术产业相关科技工作转到工信部,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制度和组织体系,将加强部门和企业的联系和互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强化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深度融合、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技术创新体系,强化科技创新体系化能力。”

“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说法已经提了很多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企业是科技创新主体”,加上了“科技”,使得企业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角色、使命任务、科研活动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科技部部长王志刚在全国两会“部长通道”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企业不仅是技术创新主体,也是科学研究主体,要在新方法提出、新科研范式形成、新领域研究、新现象解释等方面,以及成果转化成技术、转化成高科技产业等各个阶段,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的主体作用。

王志刚透露,下一步,科技部将加大对企业成为科技创新主体的支持,形成有利于企业成为科技创新主体的生态,实现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不管是国有、民营、大中小微企业,只要从事科技创新活动,以科技提升企业的发展质量、发展水平和竞争力,科技部都会全力支持。

可以肯定的是,中央科技委员会和科技部的机构改革,将显著增强党中央对国家战略科技事业的统筹协调能力,形成科技创新的“全国一盘棋”,将有助于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

学者对此充满信心。杨宏山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各界对重组科技部以及相关科技改革寄予厚望,需要通过体制机制改革,扭转一些领域面临的困难局面,提升战略性科技创新能力,为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提供稳健有效的体制支撑。”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23年第6期)